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南艺巡展-“茶韵万里.金陵新篇”, 中华生活美学系列展览之万里茶道文化展

2025-6-17

 

中华生活美学系列展览之“茶韵万里.金陵新篇”万里茶道文化艺术展“, 是继2025-3-29北京噫吁唏艺术馆“万里茶韵”艺术展之后的巡展第一站, 本展览是以“中俄万里茶道”为主题, 展品包括了摄影艺术品的原件, 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典籍, 当代茶相关之美术作品,南艺师生作品, 以及南京金陵相关内容的整体呈现, 展出时间2025.6.17~2025.711,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①层实验空间。

图片

巡展海报

 

汪之雄讲述万里茶道

本次巡展的开幕式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展览, 南艺老师的作品

 

图片
                               
         
图片
                

本次展览的视频

 

本次展览的影像部分主要由噫吁唏艺术馆陈晓红馆长收藏的一套珍贵的,主要由大卫. K. 格里菲斯1873拍摄的“万里茶道”原版照片, 共计49张。

 

图片

 

图片

大卫.K.格里菲斯之“万里茶道”

影易艺术空间提供的, 包括:上海豫园茶楼, 武夷山, 北京骡马市茶店, 茶具, 等几十张19世纪末的影像艺术品原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社会工作室主任章燕紫教授, 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两个系列的作品:《如洗》和《云华》

 

图片

 

图片

 

章燕紫教授创作的作品

汪之雄是本展览的“历史文献典籍”的藏家, 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汉字“茶”的由来,茶文化的奠基者,茶的药用功能 

东晋《说文解字》中的“荼”( 唐代之前, 尚无今天意义上的汉字“茶”(chá), 人们用采茶的手势/苦菜的统称“荼”(如火如“荼”)代表茶饮,是书为民国印刷。

 

图片

 

图片

 

先秦《诗经-谷风》中的“荼”(“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茶被认为是苦菜的一种,广为使用,是书为清代印刷。

 

图片

 

图片

 

清《康熙字典》中收录的“茶”(chá) 虽然汉代之后就出现了“茶”这个字, 但发音还是“荼”(), 今天意义上的汉字“茶”,最终由唐代陆羽/卢仝等定义/确定发音,是书为清中早期印刷。

 

图片

 

图片

 

茶圣”陆羽的名字取自《周易》“渐”卦, 陆羽,字鸿渐,孤儿,为僧人抚养, 其名取自《易经》“渐”卦 – “鸿渐于,其可用”。 陆羽因其著作《茶经》,被尊为“茶圣”, 位列《新唐书》之“隐逸”(隐士/安逸), 是书《监本易经》清代山西祁县书业成印刷-致敬祁县晋商开辟“万里茶道”。

 

图片

 

图片

 

唐《玉川子诗集》/卢仝《七碗茶诗》 史上另一位茶文化大家,“茶仙”卢仝,号:玉川子, 唐代韩孟诗派重要诗人, 著《玉川子诗集》, 其中《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后人推崇,特别是其中“七碗茶”部分为世人称道,在日本也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精髓,是书为民国印刷。

 

图片

 

图片

 

清初《本草备要》(木部)中的“茶”    “茶”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 其作用为:“泻热,清神,消食” , 是书为清代印刷。

 

图片

 

图片

 

第二部分:闽茶,武夷岩茶和万里茶道(从武夷山到恰克图)

清-周亮工《闽小纪》 清早期记录武夷茶的文献, 并将武夷岩茶放在首位,是书为清代《闽小记》之《说铃》本。

 

图片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 系统/详尽地介绍了福建各地, 明清以来种植茶叶的情况, 是极为重要的福建茶业总览, 其开宗明义曰:闽诸郡皆产茶, 以武夷为最, 。。。, 岩(茶)为上品,洲(茶)为次品”, 并认为武夷岩茶“堪比虎丘龙井”, 是书清末印刷。

 

图片

 

图片

 

崇安/武夷山地图  崇安/武夷山,“万里茶道”的起点, 该页地图为民国时期印刷。

 

图片

 

图片

 

万里茶道”上的背茶工  背茶工将茶背下武夷山, 西文书籍插图, 《茶叶贸易与运输:茶道上的背茶工》(Teehausierer),  德国莱比锡出版, 该页1910年印刷。

 

图片

 

汉口外销茶叶装船  西文书籍插图,选自《中国传统制茶工艺:汉口的制茶工厂, 外销茶的包装》, 见证了 “万里茶道”重要的一环:汉口装船而后经过, 山西, 察哈尔,蒙古, 到达Russland(德语中的俄罗斯), 该页为清末1901年印刷。

 

图片

 

万里茶道-中俄茶贸易 介绍中俄茶叶贸易的插图,西文木版画插图 《中俄之间以茶叶为主要商品的贸易线路》(Russisch-Chinesische Post,Dsungarei),指的就是“万里茶道”,该页为清末1910年印刷。

 

图片

 

外蒙/俄罗斯地图 – “买卖城”(恰克图) 恰克图/买卖城的城市地图,“万里茶道”的终点, 万里茶道是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商道从中国福建崇安(武夷山)起,穿越华中,经过沙漠戈壁,辗转库伦(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通商口岸恰克图(中文叫“买卖城Maimachin”, 买卖的物品便是来自武夷山的茶),该页民国时期印刷。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苏联欧洲茶器相关的邮票三张 时间:1950~1989

 

图片

 

渠川璐先生手稿 AI著作    “万里茶道”是由山西祁县晋商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一条茶叶贸易渠道(其中最主要的人物: 渠家大院的渠本翘,渠家大院号称祁县的“渠半城”),晋商茶庄兴起,几个晋商家族之间不是互相排挤,而是团结一致,互相帮衬,共同创业,产业化经营。 大多数山西茶商, 喜欢用“川”, 如: 长裕川茶庄,乔家、常家的茶庄都以“川”字牌为商标,只是在产地上给以区分,在顶端注明“羊楼洞”“永聚洞”等,渠家的长裕川、长盛川、长顺川,大盛魁的小号大盛川、大玉川,是著名的“五大川”。正由于他们团结一致,都讲质量、讲信誉,所以产业越做越大,“川”字牌的名声越来越旺。在品牌化运营思路引领下,到清末民国初年,“川”字牌青砖茶已经成为蒙俄牧民的印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有俄罗斯友人来华寻求“川”字牌青砖茶。 

渠川璐先生是本次典籍藏家汪之雄先生的研究生导师 – 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 是一位从渠家大院走出来, 在教会学校完成其早年的中英双语教育, 然后进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就读, 1952年院校合并进入北航,毕业留校, 教授航空学,人工智能等, 并一直工作到退休, 渠先生于2018年去世。

 

图片

 

图片

 

The Tea Road (作者:Martha Avery), 23cmX17cm, 近代出版, 是目前看到的, 非常全面, 有关《万里茶道》的英文书籍,并附有大量万里茶道的珍贵照片/图片。

 

图片

 

第三部分: 茶中国和世界

美国国家茶叶公司股票一张 1934发行, 已作废。几个世纪以来, 茶叶一直是大宗贸易的“基石性”产品。

 

图片

 

1900的上海豫园茶楼     西文书籍中的插画, 该页清末印刷。 

 

图片

 

上海富有阶层打发时光的中国茶馆 西文书籍中的插画, 该页清末印刷。

 

图片

 

一位中国官员的茶杯  西文书籍插图选自书籍《清末中国山东的民间器物》,该页1898年印刷。

               

图片

 

China Teas 中国茶船 西文书籍书插图选自《中国茶船的海外贸易》 , 该页1934年印刷。

 

图片

 

第四部分: 致敬金陵, 致敬南艺, 致敬“彼时红颜”

金陵刻经处刻本一册 《地藏菩萨本愿经》23.5cmX15.5cm,光绪34年印刷, 竹纸, 木刻本。 关于金陵刻经处: 1866 年(清朝同治五年),由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秉持着其初衷-传承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处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老的木刻水印技艺,是中国唯一的刻印流通木版佛经的场所,也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广泛的佛教文化机构。

 

图片

 

图片

 

图片

 

《奎壁书经》,4册, 清光绪年, 24cmX16cmX4cm – “奎壁” 指的是金陵的书坊:奎壁堂。 奎壁堂是明万历年间由金陵人郑思鸣、郑大经成立的。星宿中,奎宿和壁宿在古代被认为主文运,所以书坊取名 “奎壁”,寓意与文学相关。该堂刻书以精工雕印著称,中国印刷史上率先实行明确分工的印刷流程: 比如, 国子监定本(北京国子监), 奎壁堂排版(南京奎壁堂), 聚元堂印刷(河北沧州泊镇), 各地代理商销售。

 

图片

 

金陵书局印本, 单页,木刻,竹纸, 精印, 号称“局本”,40cm X 32cm。 关于金陵书局: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奉旨进兵安庆,派莫友芝遍访遗书,为建立官书局做准备。同治三年(1864 年)四月,曾国藩授意在安庆创设书局,六月曾国藩收复江宁,书局移至南京铁作坊(太平天国慕王府),后又移至江宁府学飞霞阁,最终组建为金陵官书局, 金陵书局与同时期的淮南书局(扬州), 浙江书局(杭州), 湖北崇文书局(武汉)以及江苏书局(苏州), 有“五局合刻二十四史”之壮举。清晚期,这些书局对中国印刷业有极大贡献。

 

图片

局本《晋书》-金陵书局

清同光时期,这五大地方官书局联合刊刻《二十四史》,该工程自同治八年动议,至光绪三年(1878 年)完成,前后历时 8 年。五局合刻本《二十四史》在版本特征上基本保持一致,除崇文书局承担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明史》为四周双边外,其余各史均为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每半叶 12 行,每行 25 字;全史均采用字体扁宽、横细竖粗的毛氏汲古阁体

致敬李渔,《芥子园画传》20cmX13.5cm 一册, 《人物屋宇篇》, 石印, 晚清/民国, 关于“芥子园”, 明末清初, 金陵著名的出版机构, 创始人李渔, 文学家, 文学理论家, 出版商, 戏班老板, 建筑学家, 社会贤达,被认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芥子园出版《笠翁十种曲》, 发行《芥子园画传》, 定版《金瓶梅》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书备旨》,江宁府印刷, 清乾隆, 25cmX16cm 一册, 竹纸, 大开本, 乾隆年印刷

 

图片

 

南京老邮票三张(小张), 民国

 

图片

 

南京/江苏彩色地图, 民国18年, 18cmX28CM

 

图片

 

 “闳约深美”是南京艺术学院的校训。“闳约深美” 来源于清张惠言的《词选序》中 “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1918 年春,蔡元培先生书 “闳约深美” 赠上海美专(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先生将其作为办学思想的核心,并对 “闳约深美” 诠释为:“‘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深’就是钻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清-张惠言《词选》《续诗选》“序”, 2册, 民国备要本, 白纸, 精印,15.5cmX10.5cm

 

图片

致敬南艺

天赐奇缘, 19世纪末的老照片中, 是两位女性和孩子喝茶时候的摆拍, 其中“道具”之一便是《古文评注》, 按照时间判断应该是道光/同治年间的书籍, 而笔者正好藏有一套(欠卷首, 共7册)《古文评注》, 咸丰年间, 广东印刷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出老照片中的《古文评注》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收藏的《古文评注》

图片

珠帘合璧 老照片vs.古籍

本次展览, 集“万里茶道”相关的影像, 典籍,实物艺术品,现当代艺术品于一体, 再次诠释了“当武夷山遇见秦淮水,我们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故纸茗韵,万里茶道

典籍部分-策展词

人类走出洪荒的年代, 先民们就开始食用各种植物菜品, 茶,当时作为“苦菜”(即“荼”)的一种, 便为世人知晓。

神农氏,尝百草, 将“茶”用于医治疾病。 

武王伐纣, 定鼎天下, 巴蜀地区便将“茗”(茶的别名), 进贡于周王朝。 

两汉丝绸之路的兴起, 将茶带到了西部地区/中亚地区的各个游牧民族。 

唐宋鼎盛, 陆羽/卢仝等前辈, 创造出了独立的汉字“茶”, 同时, 将“品茗”定为文人的生活方式, 并一直影响到元明清。

清代的中后期,一条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贸易通道,如坚韧的丝带,串联起了亚洲大陆, 并延续至欧洲的中心, 这便是“万里茶道”

在马帮的铃铛声/驼队的吆喝声中,来自武夷山等地的茶叶,翻山越岭、渡河过江,一路向北, 途经湖北,江西、安徽、河南, 山西等地,在穿越了广袤的中原大地之后,抵达北方的商业重镇 – 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等,每到一处都会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互交融,之后便跨越广袤的蒙古草原, 途径库伦(乌兰巴托), 最后集结在蒙俄边境城市 – 买卖城(俄文:恰克图),并向着更为遥远的欧洲大陆挺近, 这是一条由山西祁县渠家大院为首之晋商创立的茶贸易通道

茶香四溢,惊艳世界,中亚及欧洲贵族们趋之若鹜,品茶之风盛行半个地球,茶是高雅的象征,改变了欧罗巴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交礼仪, 同时也有效地延续了中北亚游牧民族的生存寿命,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 我们在武夷茶香中,铭记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感悟文化交流的力量,借用威尔第的名曲-Nabacco(也被称为“意大利第二国歌”), “让茶香,插上金色的翅膀飞翔”。 

汪之雄 – 古籍文献藏家 2025.6.17 于金陵。

汪之雄简介

图片

汪志雄

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

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

中国古籍善本收藏家

世界旅行者

曾就读于清华,北航和和英国牛津,早年在英国和香港从事金融投资,回国后从事传媒,电影/电视,文化,互联网企业的运营和投资, 在腾讯的最大股东南非MIH集团任高管, 后加入邵氏影业/天映电影频道,以及美国IGT公司分管中国业务,2011年后从事新消费和文创领域的天使投资及文化研究,目前是多家公司的股东,董事,也是几所高校的业界创业导师, 家族财富管理机构的股东,致力于青年创业/家族传承方面之传道受业

古籍善本收藏超过一万六千册, 走访过超过100个国家,参观海内外博物馆超过1000间, 古代遗址超过2000处。

电话/微信: 156 1155 5930

图片

 

邮箱:jasonzxw@163.com

古籍官网:www.curba.uk

微信公众号:汪之雄公众号

 

图片

 

图片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 南艺巡展-“茶韵万里.金陵新篇”, 中华生活美学系列展览之万里茶道文化展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评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