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游记” 是明代四部神魔小说的合称,包括《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四部作品均以神话叙事为主,但各自的核心故事、主角与主题差异显著, 以下是笔者所藏清末/民国出版的“四游记”:
一、《西游记》(吴承恩 著)
师徒四人
各路神仙妖怪
核心主题: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主线,融合佛道思想,探讨 “修行与成长”“反抗与归顺”“善恶与因果”。
主要内容:讲述大唐高僧玄奘奉唐太宗之命,携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前往西天(古印度)求取真经。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对抗白骨精、红孩儿、牛魔王等妖魔鬼怪,也遇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神佛相助。孙悟空作为核心角色,从 “大闹天宫” 的叛逆者,逐渐成长为 “斗战胜佛”,体现 “野性收敛、修成正果” 的修行之路。
小说特点:《西游记》是 “四游记” 中最著名的一部,不仅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更成为东方神话的经典IP,对后世文学、影视、民俗影响深远。
二、《东游记》(吴元泰 著)
核心主题:以 “八仙过海” 为核心,讲述道教八仙的成仙历程与济世故事,强调 “修道成仙” 与 “人间功德”。
主要内容:全书共二卷五十六回,以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仙人为主角,分别叙述他们的出身、修道经历及成仙过程。核心情节包括: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东海龙王的冲突)、“八仙共赴蟠桃会”等,展现八仙从凡人到仙人的修炼之路,以及他们斩妖除魔、救助百姓的功德。书中融合道教 “内丹修炼”“因果报应” 思想,同时穿插人间帝王(如武则天)的故事,将仙凡世界交织。
小说特点:八仙形象贴近民间,故事充满生活化细节(如吕洞宾的风流、铁拐李的残疾等),是民间八仙信仰的重要文学载体。
三、《南游记》(余象斗 著,全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核心主题:围绕华光(马灵官)的 “反叛与救赎” 展开,体现 “神性与人性的冲突” 及 “因果循环”。
主要内容:主角华光是如来佛祖座前灯芯所化,因盗取金砖、私放妖魔被贬下凡,转世为马王爷(三眼灵官)。他性格桀骜,多次大闹天宫、地府,甚至与孙悟空比试,历经 “三次显圣”(五次转世),最终皈依佛门,被封为 “五显灵官大帝”。故事充满 “反叛 – 受罚 – 赎罪 – 成神” 的循环,情节跌宕,融合佛道元素,华光的 “三眼”“火属性神通” 成为其标志性特征。
小说特点:风格更偏向 “神魔斗法”,主角形象兼具叛逆与慈悲,民间常将华光视为 “火神”“护法神”,信仰多见于南方。
四、《北游记》(余象斗 著,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
核心主题:讲述真武大帝的修行与成神之路,强调 “道教修行的艰辛与虔诚”。
主要内容:主角是净乐国王子,因厌倦尘世,立志修道,历经无数考验(如舍弃王位、抵御诱惑、斩妖除魔),最终在武当山得道成仙,被玉帝封为 “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成为北方的守护神,掌管水、雷等自然力量。书中详细描述其修行过程中的 “磨难”,如被师父考验心性、与邪魔(如黑煞神、水母娘娘)战斗,最终成为道教重要的护法神。
小说特点:情节更贴近道教 “修仙传记”,突出 “苦行得道” 的理念,真武大帝的形象(披发跣足、手持宝剑)成为道教文化的经典符号,与武当山信仰紧密结合。
小结
“四游记” 虽并称,但《西游记》是其中的巅峰之作,其余三部更多反映民间宗教信仰(佛道融合)与地方神祇传说。四者共同构成明代神魔小说的重要分支,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 “神、仙、人、妖” 交织的奇幻世界。
汪之雄
2025.7.10 于京畿。
汪之雄
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
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
中国古籍善本收藏家
世界旅行者
曾就读于清华,北航和和英国牛津,早年在英国和香港从事金融市场投资,回国后从事传媒,电影/电视,文化,互联网企业的运营和投资, 在腾讯的最大股东南非MIH集团任高管, 后加入邵氏影业/天映电影频道,以及美国IGT公司分管中国业务,2010年后从事新消费和文创领域的天使投资及文化研究,目前是多家公司的股东,董事,也是几所高校的业界创业导师, 家族财富管理机构的股东,致力于青年创业/家族传承方面之传道受业。
古籍文献收藏超过一万七千册/件, 走访过100多个国家,海内外博物馆超过1000间, 古代文明遗址超过2000处。
电话/微信: 156 1155 5930
邮箱:jasonzxw@163.com
古籍官网:www.curba.uk
微信公众号:汪之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