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星空中的诗,故事里的远方

2025-5-5

这是一个关于汪之雄的故事,包含两部分: 1)小世界博物馆采访汪之雄的部分内容及补充; 2)汪之雄工作相关的部分。
                                          

图片

《绣像三国》吕布, 汪之雄藏

 

第一部分:小世界博物馆采访汪之雄
                   

世界能有多大?

他读罢万卷书,行遍万里路,却仍说世界还在远方。

世界可以多小?

他是清华学子,投资神话,却衣不择采(彩),笃守心中一隅。

 

图片
                                   

约旦-佩特拉, 汪之雄摄

 

汪之雄生于北京,祖籍安徽皖南宣城旌德(中国文房四宝出产地– 宣纸、徽墨、歙砚、湖笔)。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英国学习/工作,在英国金融城工作多年(Union Bank),随后转到美国道琼斯集团(香港)工作,回国后,一直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先后在南非MIH 集团(腾讯的最大股东)、香港邵氏集团/天映电影频道、美国IGT 公司(博彩、游戏)等就职,2010 年后,成为天使投资人,专注于文创、传媒、艺术、新消费等领域的投资和创业辅导, 近些年又深于耕财富管理领域。

攀越过一个又一个「人生巅峰」的男人,他的生活却是异常低调:不穿名牌,不开豪车,不买名表,不嗜美食。但却投资梦想,典藏古籍,独自旅行,默默助学。

 

图片
                                           

格鲁吉亚, 汪之雄摄

「小世界」多次深度访谈汪之雄,探究到了这个有故事的男人心中的「那里世界」。

 


善本收藏家


 

图片
               

汪之雄分享古籍善本知识

汪之雄展示的藏品(部分)
图片

《大学章句本义》

图片
阿语的经书残页
图片

日本大玉篇(上中下卷)

图片

蒙藏文合一佛经(带唐卡)

古籍善本是一门相对冷门的收藏,您是因为什么喜欢上古籍善本?

我之所以喜欢上古籍,一方面有我已故父亲的影响,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留了一些古籍,所以我对古籍的珍爱或许有一些是来自对父亲传承或缅怀的情愫;另一方面我父亲的老家在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宣纸的故乡,也是文化之乡,所以生长环境的文化熏陶对我也影响颇深。此外,我早期在英国留学/工作的时候,经常去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逛,也因此慢慢喜欢上古老的,有历史感的东西。于是我就开始慢慢收集一些古书。

图片
                                             
                                                              《绣像三国》吕布, 汪之雄藏
                                           

我非常喜欢古文字,文字对我有奇妙的吸引力。因此我初期的收藏集中在古籍善本当中与文字有关的内容,按照中国的传统分法就是「经部小学类」, 现在已经扩展到“经史子集”, 丛书以及各种其他历史文献的收藏领域中。

怎么去形容文字之于您的魅力?

美女。美好的文字就是美女,它会让我在心理甚至生理上产生反应。特别是古代的,神秘的文字。这种生理反应就相当于一些虔诚的信徒,看到珍贵的宗教经典时,身体会起的反应一样。

图片

在波斯波利斯偶遇波斯美女

汪之雄摄

您喜欢文字,是喜欢它的形态,还是它的意义?

美女,我当然希望是形态与内涵并重的,但对文字来讲,首先吸引我的是形态, 如同美女, 一开始吸引人的是外表。因为任何一种文字都是来自于象形,文字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就是外形。文字作为符号,一开始只有标志性的意义,只是后来随着使用才逐渐衍生出意义,而我喜欢的就是文字的符号属性,因为这是一种原始且纯粹的属性。我有时, 希望设计师/艺术家们在做文字相关的设计时候, 能回归文字的符号属性。

图片

六书通》中的“之”,汪之雄藏

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比如现在的简体字跟繁体字,简体字的外形对我而言就不如繁体字有吸引力,因为繁体字当中保留象形的部分要比简体字更多。

图片

蒙藏文合一的佛经,汪之雄藏

从一个纯外行的角度,其实不是很明白您收这些古籍善本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主要是满足我自己内心的舒适。就好像有的人喜欢跳芭蕾,很多跳芭蕾的人,并不是为了能成为大舞蹈家,但还是会去学舞蹈,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舞蹈让她们感觉到舒服和惬意。

我跟老书在一起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用看它,它的气味,它的历史,它的存在,就足以让我觉得舒适惬意。古书能让我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让我在躁动的时候得到安宁,让我在平静的时候能跟古人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交流,它有一种神奇的气息。

图片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汪之雄藏

您说的这种气息会否其实也是一种气味,类似老的纸制品都有的一种特别的味道?

当然,人们能联想到的:老的木制品或者书籍久经岁月后产生的那种天然植物纤维腐朽的味道,的确也会让人觉得舒适。但那种味道对我来讲已经是很日常的气味了,就相当于泥土的气味之于陶瓷匠人一样稀松平常。

但严格来讲,保存得良好的古籍应该是没有什么Physical(物理上)的气味的,比如莎士比亚的真迹手稿,它的书页我特地闻了一下,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的。

会不会有人说您做这些事情其实是附庸风雅?

风雅这个词来自《诗经》的「风·雅·颂」,「雅」这个字原本是指「正确,规范」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只要你对艺术,对文化,对学术有正确且规范的认知,那就是「雅」。「风」这个字在《诗经》中代表不同地区的艺术形式。 「风·雅」其实是指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 正规的艺术形式, 这样的「风·雅」“附庸”一下,没啥不好的。

图片

《诗经》, 汪之雄藏

古代的典籍,从生产到保存经过无数代到今天,汇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珍视,而我在做的事情是在延续这种传承,延续这种珍视,推广对它的认知,我所做的,于学术与文化范畴而言,应都算是正确的事情。书籍本身又传承了前辈的思想,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来讲,我做了件「风雅」的事儿。

图片

《禹贡九州图》16米长卷

汪之雄藏

现在的收藏是偏重质量还是偏重数量?

收藏一定是想以质量为主,但古籍善本是一个稀缺的资源(没有地下墓葬资源),它资源是有限的,是收一件少一件的,而且现在特别难收。我在收藏的初期,是一箱一箱子地往家里搬,后来是一摞一摞地拿,到现在我已经是一本一本地收了。再往下可能就是一残本一残本或者一页一页地收了。

图片

明-《大悲咒》散页,汪之雄藏

也正因为这是一个必然递减的收藏轨迹,所以现在我认为好的有价值的古书,不管跟我收藏的主题是否相关,我都会尽量先收藏起来。比如说纳兰性德的《饮水集》,它算「集部」的内容,跟我收藏的不是一个类别,但是现在我也会先收下来,因为或许之后能跟其他藏家形成一些古籍交换。

图片
           

清-纳兰性德《饮水集》

收藏一定是有价值的,您收藏古籍的时候,如何考虑它的价值

其实价值跟价格是两件事情。收藏一定有关价值,但是我的收藏主要偏重于学术价值。我收属于自己收藏的门类的古籍时,是不考虑市场价格的。因为在我看来,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于它的价格。但是我收藏,比如刚刚提到的《诗经》等常规的古籍时,就会考虑它的市场价格。因为我在收藏的过程中,顺手也收藏了很多其他类别的古籍。所以我收集这些古籍的时候,就会考虑会不会有其他藏家喜欢,是否有升值的空间等等。

比如我先前斥巨资,买了一套七百一十一册的光绪年间的《二十四史》,仿乾隆版。这个跟我收藏的不属一个门类,我自己也不会去读。但是它保存得非常完好,每一册都有一个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金石大家金景芳教授的印鉴,因此当时我就毫不犹豫买了下来。

图片
                     

同文书局《二十四史》,汪之雄藏

图片
                                              
                                                                      金景芳教授
                                                                   
                                             
图片
                                                                   

金景芳教授在书中的印章

我做古籍收藏已近30年,我自己算过,相当于买了一款年化收益率为15%-20% 的理财产品,几十年下来比买北京的房子划算。

您在张北资助了很多孩子,那如果您把花在古籍善本的钱用来资助更多孩子,不是更有价值吗?

在财力上,这两者之间不矛盾,但精力上,我觉得无法投入那么多去帮助更多的孩子。我以前在安徽老家也有资助过一些孩子,但是由于有一段时间没能去关注他们,后来他们还是纷纷辍学了。我现在在张北资助的小朋友,我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关爱他们,敦促他们。最近,我看着长大的孩子结婚成家生子,感到非常欣慰, 这远比我挣了多少钱让我感到自豪。我觉得这样的帮助才是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帮助。

图片
                                            
                                                  
                                                                     汪之雄在张北(张家口)
                       
          

图片

在Andrea的毕业典礼上

(菲律宾)

所以古籍善本也是如此,我会觉得身体力行投入精力-收藏/研究,它才有价值,而不是单纯在财务上投入。如果纯粹为了财务上的盈利,我可能就会收藏一些更容易变现的东西,比如说唐代的写经, 明代南藏。这类东西在拍卖会上的表现会非常好,但是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这些藏品的最终去向?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如果在外国,藏品的去向就非常简单,它只要捐给一个俱乐部或者机构就可以了,但在国内却变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图片
                

汪之雄家中藏书

我曾经跟首都某图书馆谈过这个事情,而当时他们问了我几个很闹心的问题,我就决定作罢了:他们上来先问我「你的书哪来的?」,我说「花钱买的。」,他紧接着又问我「你有购买证明吗?」 我转头就走了。

这种公藏机构,我要把书捐赠给他们,我还要给他们捐一笔钱。他们会觉得捐赠这件事情会让我的个人名望有所提高,所以我付的钱一方面是管理费用,一方面其实是我个人名声的广告费,这太荒谬了。

所以现在我考虑自己做一个基金,再自己找个空间,让符合资格的人去运作它,而里面的所有藏品不属于任何人,它们属于公众,属于全人类。

高校学术分享

 

图片
                  
图片
                   
                                                               清华苏世民学院英文演讲
             
                 
图片
                  
图片

中央美院研究生院版画系

图片

北京大学校友会

图片
            
图片 
                                                                       在北京服装学院讲演
                                                   
                                          
图片
            
                              
图片
                  
                      
图片
                    和国家京剧院主持人孟令西老师一起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分享“京剧中的典籍和老唱片”
                           
为组织,机构和社团, 做文化赋能
                         
图片
                   
图片

恒信财富黑卡俱乐部

图片

                                  
图片

总裁读书会

图片

京城俱乐部(京城大厦50层)

图片

京城最好的民营美术馆

松美术馆

与国际组织/学校分享

图片

汪之雄在醴斯学院课堂

讲解古籍善本

图片
                            
图片

在英国皇家亚洲协会(北京)

分享中国古籍

图片

荷兰设计公司Lava Design(Beijing)

图片
                       
图片

春节前夕,北京拉美文化中心年会

图片
                                  
图片

曹雪芹纪念馆, 为香港K11创意团队分享古籍

双魁书院及汪之雄个人藏书展
                                  
                             
图片
                       
图片

双魁书院北京分院成立

首任院长

                                 
图片
                                   
图片

2024.6在93号院博物馆举行

《汪之雄收藏京剧古籍文献展》

                               

 

2023年底“汪之雄收藏茶相关文献展”在国子监40艺术馆开幕

2025.3,万里茶道文献

噫吁唏艺术馆顾思齐摄

媒体报道

                 
图片

2019年《收藏投资导刊》

采访汪之雄

图片

2019年《尚流Tatler》杂志

采访汪之雄

                       
图片

2020年《芭莎艺术》

对汪之雄的报道

              
                        
图片

2022年《家族办公室》

采访汪之雄

                
                
图片
                                                                    2024年藏书报采访汪之雄
                              

                                                   梦想家    

              
图片

汪之雄在南美安第斯山区

已观巅峰之景的您,还有什么人生大愿吗?

前几年我刚达成了人生中的一大心愿:去了一趟南美,完成了一个时间长、地域跨度大的旅行,游历了许多我之前一直想去看的人类古代文明遗址与遗迹。虽然达成了,但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看全,之后还要再补上。

 

图片

秘鲁的马丘比丘,汪之雄摄

至于古籍善本方面,我希望继续学习,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有些建树与贡献,比如整合自己的收藏与知识,出版一两本跟古籍善本或者古代传统印刷相关的专著。

图片

汪之雄的藏书一瞥

这个世界太大了,我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细细看过,之后还是想围绕一两个主题,再去了解下这个世界,继续更深入地去追溯人类书籍的发展、文字的发展。

 

图片

  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汪之雄摄

文字是传承文明最根本的工具,古埃及的文字,古巴比伦的文字,玛雅的文字,充满魅力,这些文字,我不一定需要去破解它们,但我想去体验与感受它们。

此外,未来我还想设计一个真正契合自己的书房。

 

 


                                                  书房与人生决策时刻

                       

为什么是书房?

读书的地方是最安匿的地方,书房也最能反应一个文人的品质与气息。男人的书房就像女人的衣帽间一样,是自己的镜像,是观照自己内心的地方。

人生中的重要决定,有一半是在书房做出来的。

场域对人的判断与思维有着非常微妙的影响:灯光、陈设、噪音,甚至气味,气息都会给人的思考带来刺激与反应。当你离开书房的时候,这些外部条件是变化的,不确定的,你无法去掌控它们。但在自己的书房中,你完全可以设计自己想要的,与自己契合的环境。因为往往需要做重大选择和决定的事情都是自己不太确定的事情,所以在一个相对熟悉的, 契合自己的, 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决定会更为精准一些。

图片

《骈字类编》,经部小学类词书

成书于雍正六年,汪之雄藏

书房中摆放着你喜欢的物件,你和书房这个空间就是和谐与良好交互的一种状态。心境相对平和,也能做出相对理性的决定。

图片

但是当环境变了,在大街上,在别人的办公室,很可能就不完全是你本心的决定了,因为中间可能已经渗透进了「他者」的因素。

图片
                     

环境对思考的影响

汪之雄在工作中有这样一个习惯,有重大决定的时候, 需要有second consideration(二次思考),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是我的第二书房),关上门冷静地思考后再做最终决定。也许等待决策的那个问题我已经心中有数,并掌握了很多信息,但绝不会在一个会议室或者一个公共场合下做重大决定,那样的环境干扰太多,所做出来的决定容易轻率。

 

图片

一群女朋友”俱乐部分享决策过程

汪之雄对书房的苛求应源于他对书籍与文字的痴迷与敬畏,他的藏书已超过了一万七千册,并且主要集中在「经部小学类」,其中大概有四分之一与文字学相关,比如《康熙字典》的不同版本就大概有三四十套之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痴。

 


                                            永远在路上

                                                          
图片

汪之雄和Andrea

在菲律宾国家美术馆

 

图片

汪之雄在埃塞俄比亚烘焙咖啡

图片

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是从上往下挖的, 越上面的部分, 越古老)

图片

墨西哥月亮金字塔

图片

墨西哥圣米格尔

图片

 

中亚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遗址

                  
图片

陕西北部的统万城,匈奴在这颗星球上留下的唯一的城垣

                                  
图片

伟大的波斯波利斯(伊朗)

去过这么多地方,有哪些让你真正有触动的吗?

我有过触动的地方很多,例如: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大英博物馆,卢浮宫,俄罗斯的冬宫博物馆,三星堆,土耳其的埃菲斯,约旦的佩特拉,伊朗的波斯波利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美洲的奇琴伊察库库尔坎大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新疆的龟兹石窟,中亚的泰格米里石雕, 南非的好望角, ……

图片

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遗址

图片

库库尔坎大金字塔,汪之雄摄

图片

吉林高句丽遗址-金字塔

 

图片

埃及吉萨大金字塔

您说在旅途中偶尔会进入冥想, 冥想的状态是怎样的?

有的时候记得住,有的时候记不住,它并不是都有逻辑的。对我而言,冥想就是一种精神体验,不是为了通过冥想而获得什么,冥想就是目的,就是做梦。所以那个状态想到或看到的东西,有些有逻辑,有些则全然没有逻辑可言。比如:我在吴哥窟, 梦回菩提, 对话佛陀。

 

图片

              吴哥窟,柬埔寨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冥想体验?

印象深刻的一次冥想是在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裴李岗村有八千多年历史,是新石器时期中早期的文化遗址),当时我莫名其妙地在陇上, 进入冥想,枯坐了四个小时,与新石器时期的农者发生了交流,但具体交流什么内容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大概就是我问了他们一些问题,看他们在生活、在劳作,而他们说的话我也没太听懂,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外来者,我的外观也跟他们不一样,因此他们对我颇有敌意,那是一次比较有趣的经历。

还有一次,以前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大英博物馆还没有那么多游客,很清净,当时我突然看到了两河流域的文明,看到了巴比伦文明,看到了亚述,他们在农耕,在雕刻楔形文字, 我的手可以摸到尼尼微,……

图片

大英博物馆 两河流域亚述时期,汪之雄摄

而在埃及博物馆第一次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时(就相当于你看到了周武王的遗体,与你咫尺之距),我不禁为这位曾经征战无数,一统埃及的最著名的法老感叹,而那种那种对文明与历史强烈的感触让我恍然间看到了他驰骋沙场的场景。

 

图片

阿布辛贝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巨型石像

我还有一次比较有意思的冥想发生在马其顿共和国,当看到亚历山大大帝的肖像时,冥冥之中,看到他带领几百人的兵团打遍世界的场景。其实,世界上能看到他所留下的痕迹的地方有很多,我已经看过不少,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贵霜地区, 看到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品-健陀罗佛像(亚历山大的泛希腊艺术和印度世俗佛教的结合品)。但唯有来到他家乡时,我才真的强烈地感受到,甚至说看到了他本尊的存在,而且历历在目。

图片

壁画上的亚历山大大帝,汪之雄摄

图片

马其顿共和国首都,汪之雄摄

其实这种游历文明的冥想应该不是我才独有的体验,每个人只要看过足够多的文明,足够多的历史,又真切热爱,应该都会产生感触,甚至精神上进入另一个世界。

旅行之中您会特别去搜罗美食或纪念品吗?

我不太懂美食,去了那么多国家,吃饭从来都是填饱肚子充饥即可。即便有朋友请去吃当地最有特色的食物,我也不会刻意去记录它。我对食物无法产生太多的思考与激情。「食」对我而言其实只有饱和不饱的区别。我不止对食物如此,在衣食住行上我都非常迟钝,比如三星级的酒店跟五星级的酒店对我而言是没有差别的,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也挺抠门的,以至于许多朋友都管我叫「Jason Colemon 」谐音「节省 ,抠门」。

至于纪念品我自己不太会买,个人更倾向于买一些真实有意义的物件,比如买一些古老的书籍,艺术品之类的;去湖南,我会买些高腊梅的版画,去波斯,我会买些手工地毯,诸如此类,但这应该都不算是纪念品,而是艺术品。

图片

湖南隆回滩头

民间版画艺术家高腊梅夫妇

图片

在中亚购买的古籍,汪之雄藏

图片

  

欧洲拍卖会上的象牙(国际禁止交易之前的非洲艺术品),现存放于英国

汪之雄观尽世界的足迹
图片

墨西哥奇琴伊察

玛雅遗址

图片

玻利维亚首都

拉巴斯

图片

墨西哥城中心左卡洛广场教堂

图片

圣米格尔市 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图片

墨西哥瓜纳华托 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里拉修道院  保加利亚

图片

都柏林三一学院

图书馆

图片

大英博物馆

古埃及部分

图片

斯洛文尼共和国

波斯特伊纳溶洞

图片

马丘比丘

秘鲁库斯科

图片

    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图片

马其顿 Ohrid 圣索菲亚教堂壁画

图片

亚美尼亚,罗马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泛希腊遗址太阳神庙

见证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 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有人要您推荐几个非常有必要前往的国家或地区,您会推荐哪些?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看顶级博物馆,一个是看人类早期文明。

世界顶级博物馆,我会推荐大英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 俄罗斯圣彼得堡东宫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考古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墨西哥国家考古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 台北故宫, 伊朗国家博物馆。

人类早期文明可以选择看:中国,伊拉克、印度, 中亚各国、波斯(伊朗)、埃及、秘鲁,墨西哥, 埃塞俄比亚,耶路撒冷,罗马(意大利)和希腊。

这些地方越早去越好,也许时间久了有些历史痕迹会逐渐被破坏,淳朴的民风也会日渐消失。

有些地方也要考虑一些高原反应等生理因素,趁年轻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比如南美,我觉得很有必要去一次……

 


                                                                               越狱

图片

黄泉大道 迪奥蒂华坎(墨西哥)

汪之雄摄

几乎世界上的几大文明您都看过了,会不会之后再去看就没有那么震撼了?

的确,所有文明的第一震撼我已经感受过了,但后面还会有第二震撼,第三震撼。

其实我每一次去旅行,去看古文明,我都会有一种冲出牢狱,重获自由的感觉,像是一种紧绷的精神突然得到释放的感受。

 

您把去看世界,看文明比喻成冲出监狱,对您而言,您的监狱或者说牢笼是什么?

我想要跟古文明对话,但是我不走到那里,就无法达到与古文明的交流, 无法冥想。就好像我的精神上,时间上存在某种禁锢,这就是我的「监狱」。

其实,现在我如果想要去哪个国家,只要办个签证就可以走了。但是我感觉到有一个心理上的「监狱」,事业和生活圈子无法脱离,出去看世界除了有金钱的代价,也会有其他层面的代价。没有去南美,我跟南美之间就存在一道监狱的高墙。后来得以出行,就有一种冲出牢笼的感觉,但是旅行结束,我又会被另一个「监狱」困住,但这就是生活。所以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让自己的视野与精神不断跨越层层牢笼。

 


                                                理想归处

去过那么多地方,如果抛开世俗羁绊,哪个国家/地区会让您最想留下来生活?

很多有历史印记,有文化氛围的地方我都非常喜欢。比如我可以再去十次埃及金字塔,我可以不断地去希腊或者罗马,但是我不会选择在那些地方居住。

图片
                       

英格兰中部乡村, 汪之雄摄

如果说理想归处的话,我希望能在英格兰中部的乡村,或者法国南部,亦或希腊的圣托里尼岛,找一个安静的、有历史感的地方,然后盖一个徽派的中式房子,每日读书生活,那将会非常惬意。

图片
                          

希腊圣托里尼蓝色教堂,汪之雄摄

而如果是在中国的话,我则会选择徽州皖南地区,因为那是我父亲的故乡,是一个很美,很有文化痕迹的地方,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图片
              

皖南的街道,汪之雄摄

其实说到底,我只是向往一个能让自己心境平和,安静的地方。因为繁琐与喧嚣的事情很多,我需要通过「静」来平衡。

就像旅行,我享受一个人的旅行,享受自己的空间,不受太多的干扰,在没有附加责任的情况下自在地享受旅途。

 

图片
                   

去内蒙看阴山岩画的路上

就像我喜欢古籍善本,也是因为古书与文字能让我的心境很快平和下来。你跟纸张,跟书本与文字永远不会发生争吵,当你觉得自己的心不够平静的时候,书本的气息能让你得到平和与宁静。

或者可以这么说,我要的就是心境上的「宁静」,而不仅是单纯环境的「安静」。

我最喜欢的奥斯卡-王尔德《自深深处》中那句话:「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会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图片
                 
                                                                      奥斯卡-王尔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汪之雄就是那个在浊流之中仍愿仰望星空的人。

 

 

第二部分:汪之雄的商业独白

商业, 于我而言, 真心不是赚更多的钱, 它是我和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和工具, 没有商业, 我只是单纯地从这个世界索取, 通过商业,自我充实,回馈社会,帮助别人, 成就他人, 有时胜于自己梦想成真。

图片
                           
                                                                   在北京财富管理研究院
                                                                            做分享嘉宾
                
图片

时不时地, 也这样一下

工作上, 目前我主要还是参与创投基金的运营;同时, 在私董会层面/二代继承辅导/青年才俊创业孵化等方面, 活跃在市场上; 第三块是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 我相信, 财富的传承, 首先是精神/文化的传承, 子曰:生财有大道。

 

图片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之经典八股文《生财有大道》, 汪之雄藏

汪之雄出生于北京,祖籍安徽皖南宣城旌德。早年就读于清华,北航,后赴英国学习/工作,在英国金融城工作多年-金融期货,后转至美国道琼斯集团(香港)工作,回国后,在文化传媒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先后在南非MIH 集团(腾讯的最大股东)、香港邵氏集团/天映电影频道、美国IGT 公司(博彩、游戏)等机构负责中国区业务,2010 年后,成为天使投资人,专注于文创、传媒、艺术、新消费等领域的投资和创业辅导, 近几年, 深耕于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
                             
图片
                          
                                                             2021年,讯鸟在纳斯达克IPO  
                             
                   
图片
                                                                         为光合者颁奖                              
                 
                                                                        
图片
                                            
图片
                                         
                                             和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代表团访问故宫
                                      
                                             
图片
                                    
                                                                       在天使联合会活动上
                                 
                                  
图片
                                
                                                              和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秘书长
                                    
图片

            

                                           
                                                                   优山美地“财富传承”论坛
                                                 
                                      
图片
                                                              
                                         
                                                              浙江传媒大学业界导师汪之雄
                                            
                                         
图片
                                        
                    
                                                                      山西海归协会分享
                                                                     投资与财富管理经验            
                                                      
图片
                                   
                                      
                                                                           《财艺对谈》采访
                                         
                                                  
图片
                                           
                                               
图片
                                       
                                                               多次在北京财富管理研究院
                                                                        分享不同主题
                                     
                               
图片
                                                      
                                                           为“一群女朋友”俱乐部做分享
                                                         
图片
                                        
                                   
                                                                   和国家级苏绣大师周海云
                                                                              正大宝库
                                      
图片
                                      
图片

2024年,长安俱乐部

 心怀梦想, 

助力文化;

跨越梦想,

走向未来。

                                               
图片

水墨山水, 汪之雄摄

                              

汪之雄

Jason Wang

专注泛文化艺术领域中的股权投资、创业辅导,私董会,家族财富管理

  • 古籍善本收藏家
  • 旅行者
  • 普雷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
  • 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
  • 浙江传媒大学业界导师

 

电子邮件:

jasonzxw@163.com

 

电话(同微信):

86-15611555930

 

公众号:

jasonwang798

 

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官网:

www.curba.uk

图片
                          
图片
                    
                                                                          汪之雄公众号
                                                                 
                                                                             《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 星空中的诗,故事里的远方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评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