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荡漾在典籍中品茗, 流连于文献中悟茶
2025-5 序言 ‘ 笔者2023年茶展的主视觉 本文以笔者所收藏的,与“茶”相关的典籍文献及实物, 与读者分享“茶的世界”,“茶和世界”,基于这些藏品, 笔者在2...
2025-5 序言 ‘ 笔者2023年茶展的主视觉 本文以笔者所收藏的,与“茶”相关的典籍文献及实物, 与读者分享“茶的世界”,“茶和世界”,基于这些藏品, 笔者在2...
收藏灵感:南京24小时艺术馆的美女馆长小兰,为我们共同的朋友,上海的邱总寻找一套手抄本的《第二次握手》。 笔者突然意识到, 《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手抄本截然不同。历史上之所以有手抄本,很大程度上源于印刷书籍成本高, 印刷数...
初识南通印人士李坚,有感于其二事:印钮之精美,追求之执着。小世界博物馆, 成立于2018年末, 致力于当代艺术和传统中国文化之跨界融合, 创始人冰逸女士和馆长安书研女士对中国传统匠人有独特的钟情, 在小世界博物馆遴选展品的时候, 江苏南通印...
“仿圈”是旧时文人临帖练字所用的工具,临摹字帖时,文人们将透光性好的薄纸放在字帖上,再压上仿圈,在仿圈内摹写文字,仿圈压好后,内部纸张就是平整的,同时还能看到临摹字体的态势,易于学习和书写汉字, 写完一个字之后,仿圈可以移动到下一个区域继续...
近日喜得李渔十部戏曲之一 《怜香伴》(民国刻本)。 李渔,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 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著《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怜香伴》等)及《肉蒲团》, 改编《金瓶梅》)),同时, 还是戏曲理论家(著《笠翁对韵》), 戏曲实...
如果说,书籍是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载体,那么,古籍善本就是活生生的历史。 他是投资圈知名的投资合伙人,更是艺术圈著名的古籍善本收藏家,通过古籍善本近距离地触摸活生生的历史,感受文明的传承,是他留给人们的文明思考和文化财富。 今天让我们近...
十几年前(2005年), 收清中期老匾一块, 上书”清华”二字。 牌 • 匾 • 信 • 息 匾额尺寸:100cm X 40cm 题写时间:清代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 书写者:午轩 字体:楷书 印章:上印为元朱文印, 印文为:书卷墨池...
玉拨子 笔者偶得玉器一件(见上图), 原以为是古人用的玉簪子(Zan Zi, 乃古人用于固定鬓发的), 但总感觉不妥, 玩儿玉器的朋友也觉得不像是玉簪子, 觉得簪子一般呈长针状, 或是“葫芦”状, 再或是弧形的, 是用来固定头发的, 所以一...
读经、抄经是常做的功课,佛的话语满是智慧,跨越千年,仍散发芬芳。然而,书籍、佛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了最习以为常的存在,常常让人忘记了,知识、文化形成与传承,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如果说,书籍是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载体,那么,古籍善本就...
2018年1月10日(周三)晚上7点,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总第1195次活动、一八九八大讲堂举办了主题为《古籍善本》的公益讲座,邀请到国内著名古籍善本收藏家、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汪之雄先生为大家分享自己多年收藏古籍善本的...
正时晚霞临窗前迎候书友潜心谈 每月一期的菁读社如约而至这期我们邀请了汪之雄老师谈谈“古籍善本” 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往古圣先贤智慧之门 主 持 人 汪之雄职业投资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