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UK Rare Book Academy (CURBA) - 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医圣图,《药性赋》中的华夏医圣们

Rarebook阅读(462)评论(0)

笔者存一本清末/民国初木刻本医书, 名曰《珍珠囊药性赋》, 为金,元,明,清时期太医院药谱, 讲述中药药理及分析药性之书,为前辈医者必修读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医圣岐伯)

是书吸引笔者之处乃其中九幅中华医圣图, 如:天师岐伯,陕西岐山/甘肃庆阳人,上古医圣,精于医术脉理,后世尊为“华夏中医始祖”。今传《黄帝内经-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阐述医学理论。传统中医,亦被称为“岐黄之术”,可见岐伯之重要地位。

中华九大医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书目录及书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书分四卷,以金代李东垣撰的《珍珠囊》和明代无名氏《药性赋》合刊为基础,全书托名李东垣,后迭经增补, 至清代《雷公药性赋》, 则基本定型为四卷。四卷本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卷一为《药性赋》,分寒、热、温、平四赋,介绍了240余种药物的功效主治要点,琅琅上口,如:“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此后附“用药发明”,集录药性阴阳、标本、配伍、用药法象、五脏苦欲、引经、十八反及十九畏歌等中药基本知识。卷二为《诸品药性主治指掌》,实即《医要集览》本《珍珠囊》中所载常用药90味,简介各药主要药性功效。卷三、四亦为《药性赋》,按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分类,以歌赋记 410种药物的主治功效,并加按语作补充阐释。

 

中华医学

博大精深

汪之雄

于京师达尊轩

庚子年末

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 为何没有普及?

Rarebook阅读(374)评论(0)

图片

图片

(明《中庸》,汪之雄藏)

 

去年的一次古籍善本雅集分享活动, 大学室友晓春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活字印刷在中国没有普及?”  欲寻求这个答案,首先要了解,与之对应的雕版印刷。

 

图片

图片

(汪之雄古籍善本雅集)

图片

图片

(宋代毕昇, 创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印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简牍是用笔墨书写在竹/木简上的文字,纸张出现之后, 首先是用笔墨书写其上, 而形成早期的书卷, 比如:唐代的写经。

图片

图片

(唐代写经)

 

唐之后, 宗教和社会对于书籍的需求增加, 书籍印刷取代手抄, 印刷成了制作书籍的最主要的形式。

图片

图片

(宋版《大学》)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书籍印刷的最常见形式, 其原理,将书籍的内容镜像/阳刻在木板上,墨涂于雕版之上,加盖宣纸, 以刷/捶等方式, 印刷出书籍的一页,然后晾干, 多片书页组合装订,而成书一本。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收藏雕版实物)

图片

图片

(上述雕版之镜像)

图片

图片

(雕版印刷)

图片

图片

(成书)

活字印刷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北宋杭州书肆刻工毕昇,专事书籍雕版印刷,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活字印刷术。其原理: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多个毛坯,于其上反刻单字,阳刻,用火烧硬,成泥活字。印刷时,用若干活字, 拼成完整一版, 印刷单页, 印刷之后将拆除并将活字返回字库,以便再用。常见字会制作很多个,而冷僻字,有时得随用随制。材料:胶泥(俗称:泥活字), 木质(俗称:木活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所藏单个木活字)

图片

图片

(从活字字库中选字)

图片

图片

(拼版印刷)

活字印刷, 听上去是个很好的想法, 但从宋朝到清末,基本上没有推广开,笔者估计, 每100册古籍中,最多有1册活字本, 活字本在拍卖市场上价格高居不下, 原因是稀有啊, 分析原因如下:

 

  • 在金属活字出现之前, 泥/木活字印刷,受到其材料和印刷方式的局限,印一两百页, 活字字体的磨损会比较严重,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某次印刷的时候, 一个以前印了两百页的活字和刚刚做好的新活字, 如果摆在一起重新印刷一本书,印刷效果非常不美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同磨损度的活字)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所藏活字印刷的家谱, 不同磨损度的活字印刷出来的效果, 美观性很差)

图片

图片

(汪之雄藏活字本中的一页, 关注三个字:眾,貴,人,视觉上不舒服)

  • 雕版印刷能照顾文章中的不同笔画的字之间的美学关系,比如下图雕版中的“一”和“個”两个字, “一”字显然大一些, 以配合上下的字,  而活字印刷则不可能, 单个字都能制作得很美, 但不能调整大小;
图片

图片

(汪之雄藏雕版)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收藏活字印刷家谱,字体大小无法调整)

  • 活字印刷,很难做到排列整齐, 尤其是木活字(木制品的热胀冷缩会使木活字容易变形),泥活字的边框磨损严重, 下图中左下角的“世”“清”“拜”,三个字, 明显不齐整。
图片

图片

(汪之雄藏活字印刷家谱)

  • 雕版印刷可以“版”,“印”分离, 把板子全部雕刻好了之后再印刷,若干年后还可以再次印刷, 而活字印刷,随印刷,随排版/拼盘,随拆版,再拼版, 效率并不高, 如果把所有拼盘全部排好, 再进行印刷, 就要准备大量的泥/木活字, 缺一个字, 都要当即制作该字以拼成完整的印书板(到了印刷的时候再制造活字, 时间, 效率, 质量都是问题)。
图片

图片

(现代活字印刷,庞大字库)

  • 书籍的单次印刷需求量不大, 如果两次印刷的时间间隔几十年, 雕版印刷可以留着板子, 活字印刷之后通常是拆版,还原字库, 重新印刷时再拼版, 效率并不高
图片

图片

(常见的雕版)

古登堡(1400~1468)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是印刷史上的革命,由此, 活字印刷开始真正普及, 宗其原由:

图片

图片

(笔者参观爱尔兰国家印刷博物馆-古登堡印刷机原型)

  • 西文是以拉丁文为主的字母文字, 几十个字母, 大小写, 加上标点符号好,超不过100个, 一个西文打字机, 总共就大几十个字。中文《说文解字》有9000多个字,《康熙字典》有47,000个字, 大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图片

图片

(西文打字机)

图片

图片

(说文解字中的一页)

  • 铅活字的寿命很长, 印刷几千页没有太多的损耗, 后来的铜活字,石活字, 寿命都很长;
图片

图片

  • 宗教原因,古登堡首先印刷的是圣经, 教会的支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之雄收藏的西文圣经)

 

综上所述, 活字印刷的思路不错,但由于中国古代印刷数量的限制,中国的汉字数量庞大,  金属活字尚未出现(没有耐用的活字), 而中国古代书籍印刷面对的, 又是少量读书人和上层人士的,书籍印刷的成本甚至高于找人誊写的代价, 所以,很遗憾地讲, 活字印刷在中国一直没有普及开来, 直到引进西方现代的“古登堡印刷术”。

 

汪之雄

于京师达尊轩, 庚子年末

联络:

86 – 13801281476,

jasonzxw@163.com

汪之雄-古籍雅集分享

Rarebook阅读(379)评论(0)

                                                                       故纸千秋

文明永存

雅集分享

精神飞翔

古籍善本收藏家

用实物和您分享

中国古代书籍

主讲人简介
图片

图片

主讲人:汪之雄
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
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世界旅行者

收藏家汪之雄生在北京,祖籍安徽皖南,早年就读于清华,北航,后赴英国学习/工作,在英国金融城的Union Bank下属机构工作多年,随后到美国道琼斯集团(香港)工作,回国后,一直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先后在南非MIH 集团(腾讯的最大股东)、香港邵氏电影/天映电影频道、美国IGT 公司(博彩、游戏)等就职,2011 年后,成为天使投资人,专注于文创、传媒、艺术、文化消费等领域的投资。目前是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古籍善本), 世界旅行者。

 

曾经奋战于激荡的投资行业,穿行在近百个多样的国家, 领略过大量华夏辉煌的古代古迹,流连于数千座海内外博物馆,但真正能让汪之雄安静下来的, 是中国的古代文献(古籍善本)。

远离嘈杂之尘世,倾听前辈之心声, 欣赏雕版之精髓, 折服工匠之神韵, 遨游精神之海洋。

 

文字展现了文明,书籍传承了文明;文字和书籍,让人类的思想,脱离开思想者的身体,飞向远方的知音,让思想的光芒代代相传。

 

看到记载人类思想的甲骨残片,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泥板,埃及法老文明的草书,中国的青铜器的铭文, 直至后来的古代纸质书籍, 汪之雄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了威尔第歌剧《纳布科》里的脍炙人口的合唱,让思想乘上金色的翅膀(这首合唱,几乎成了意大利的第二国歌):“飞翔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去到那深山峡谷的地方,在那里思想散发着芳香。。。”

图片

图片

“独乐乐”与”众乐乐”的关系,亚圣孟子在《梁惠王》(下)已经阐明了, 大约从六年前, 汪之雄开始了一个新的 “旅程”, 让“前辈思想, 工匠精神, 雕版技艺”被更多的人观察,理解,触摸,体会。这大约是我们古籍雅集分享的深层思考吧。过去几年,四十多场分享走下来, 汪之雄了解到, 顶级美院版画系的师生不一定亲眼见过中国古代雕版艺术的实物;国内Top 5的财富公司之黑卡客户会认为,唐/宋的写经不如一块手掌大的和田玉有价值(因为玉更贵);国内排名前列美术馆/博物馆的策展人没有见过殿版书;而清华北大的校友们会花几个小时分享他们看到古籍善本后的感受;汪之雄也在启发了一些年轻的平面设计师/装置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 思考如何利用中国传统的古籍善本(包括残页)和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结合, 创造出, 属于艺术家自己的, 新的艺术展现形式。

所有这一切,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 要让更多的中外人士了解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和古籍善本, 情怀来自于使命

                                                                      雅集分享活动内容
活动
– 《古籍善本雅集》-
《古籍善本雅集》活动,着眼于古籍善本基础知识,邀请部分听众上手触摸古籍实物, 零距离观察古代雕版印刷的精髓, 和汪之雄面对面交流。
雅集分享品鉴的内容包括:

  • 古籍善本基础知识
  • 鉴别古籍的真伪
  • 判定古籍的市场价值
  • 主讲人和品鉴者交互
  • 品鉴者上手古籍实物

 

雅集品鉴相关事宜:

1. 环境:

  a) 投影仪;

  b)一张大桌子摆放古籍善本实物;

2. 分享的时长大约在1小时15分钟, 交流 上手观看实物约45分钟, 整体大约2小时。总体时间可长可短;

3. 不希望有高中以下的孩子, 这些实物都是博物馆级的文物, 孩子有可能会误损文物;

                                                               雅集分享幻灯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过往雅集品鉴回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京莫愁湖《小世界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松美术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观塘美术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7互联网画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一点人画廊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1898基金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醴斯人文学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恒信财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京城俱乐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裁读书会
图片

图片

荷兰设计公司Lava Design

图片

图片

 北京电台FM87.6节目
主讲人收藏

部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图
请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雅集分享展示实物
图片

图片

双面印书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禹贡九州图 – 长卷
图片

图片

地契 – 直隶/保定
图片

图片

鲜刻本,和刻本–纸张(皮纸)
图片

图片

藏传佛经–装帧,手写,双色
图片

图片

蒙文写经
图片

图片

道教经书 – 经折装
图片

图片

手抄本
图片

图片

带批注
图片

图片

双色套印
图片

图片

西洋文书,英国1812年地产交易合同,火漆,手写,羊皮纸,官印
图片

图片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伦敦左岸出版社,初版,非对外出售,西洋关于中国的图书
图片

图片

伪书
图片

图片

精致的造假
联系方式CONTACTNFORMATIN
汪之雄电话(微信):13801281476

邮箱:

Jasonzxw@163.com

微博:

汪之雄JasonWang

公众号:

Jasonwang798

兔,相关的画,字和古籍

Rarebook阅读(410)评论(0)

应画家许峰和策展人Tao Wei/张太勇(瀚艺术空间)邀请, 参加《兔子的理由》(许峰个人画展)开幕式,画家许峰创作于疫情期间的一批水墨兔, 清新淡雅, 生机浪漫, 让人心存美好, 阳光有爱。

图片

图片

笔者联想到收藏的一些古籍善本中有关兔的描写,颇为有趣,故作文以记之。

“兔”字的篆体和起源:

图片

图片

《说文解字》中“兔”的释义:“獸名。象踞,後其尾形”, 意思是:(兔)是动物的名称, 甲骨文/金文/篆字里面的“兔”字,就像兔子蹲着一样, 后面像兔子的尾巴。《说文》的描述生动,简洁, 明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和“兔”相关的字

 

, 兔子在门洞下走, 委屈了。

图片

图片

𠓗(Fu4), 三兔狂奔, 疾驰呀。

图片

图片

,兔子跑了(腿儿都看不见了), 逃逸了。

图片

图片

 

《澄衷蒙堂字课图说》(清光绪年间), 解释“兔”:兔大如猫, 其形似鼠, 目红牙阔, 其足前卑后高,口缺须长耳大, 。。。;图文并茂, 易于理解,是书乃清末私塾课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熙字典》对“兔”的解释, 引用北宋文人陸佃的说法(《埤雅》):“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兔子仰望明月,即可生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外, 兔年永远是“卯”年(日出物生之象), 这里也祝福各位属兔的朋友。

汪之雄, 庚子年秋, 于京畿 

“有恒产者有恒心” – 孟子

Rarebook阅读(438)评论(0)

近期收民国《天津土地所有权证》一张。

图片

图片

1. 地点:天津北小道子街区欧阳东巷7777号;

2. 房屋:4间平房;

3. 土地面积:68平米;

4. 证件颁发日期:1948.9.20;

5. 产权人:蔡祝九;

6. 土地估值:180万元(1948年2月),【到该土地所有权证颁布日期48年9月,此时的180万元(=0.6个金圆券),这180万大概能买包烟】;

图片

图片

(物业描述)

图片

图片

(土地位置)

7. 看点1:民国天津市政府地政局钢印(仿红色火漆钢印);

图片

图片

(民国政府钢印)

8. 看点2:民国印花税票 印章

图片

图片

(印花税票)

9. 看点3:1958年已公私合营, 天津市房地局国营定租印章;

图片

图片

(1958年公私合营后登记)

该房产证发布后,大约四个月后,1949.1.15刘亚楼指挥东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大约一年半后, 1950.6.30 中国颁布《土地改革法》- 明确废除土地私有制, 大约10年后, 该房屋/土地, 已经被公私合营;

图片

图片

对比笔者收藏的清代地契,清光绪年间立契(1897年), 1911年民国推翻清王朝, 该物业在1914.6.3完成一次新的交易。

图片

图片

(三联地契)

图片

图片

(立契 – 清光绪1897年)

图片

图片

(民国三年交易)

笔者还收藏一张英国中部房地产交易合同/证书, 1812年开始有记录, 看点:手写合同, 见证人火漆人名章 签字, 政府钢印 防伪标识, 英国的地产法大约有300多年了。

图片

图片

(始于1812年)

图片

图片

(整体外观)

图片

图片

(火漆 签名)

图片

图片

(1970年当地政府印章)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 就道德观和财产的论述,孟子以为:“有恒产者, 才能有恒心,没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

图片

图片

玉, 石之美者

Rarebook阅读(379)评论(0)

是文为《那里小世界博物馆》两台展览而作。并祝贺:

  • 庄子玉老师《万有花园》装置艺术展;
  • 胡志红老师《琪蘤灼灼》古玉首饰展;

开幕。

图片

图片

(庄子玉老师的《万有花园》)

图片

图片

(胡志红老师的古玉首饰)

如果用一个字描述《那里小世界》的两个展览, 毫无疑问, 必然是“”字。

图片

图片

(古文, 玉)

浅层面地讲, 庄子玉老师名讳中有“玉”字, 胡志红老师展出古玉首饰, 两者都有“玉”;

 

更深层的理解, 《说文解字》开宗明义,上卷第一, 对“玉”的诠释:“石之美,有五德”, (注:玉是美的石器, 有“仁, 义,智, 勇, 洁”这五种品德);

图片

图片

《康熙字典》援引《礼记-聘义》的描述“子曰:君子比德於玉焉”(注:君子的品德可以和玉相比)。

图片

图片

清·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注: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玉”来描述,“玉食”是美食,“玉女”是美女,“玉锦”是美服)。

 

 

《诗经-国风-召南》

千古名句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注:将美女比作玉)

图片

图片

(《诗经》咸丰内务府抄本)

图片

图片

清代局本《诗经》- 超大开本

“玉”既有品德, 又兼美好, 何尝不是《万有花园》,《琪蘤灼灼》展现给世人的精神内涵呢?

 

注:上述花园/玉首饰照片是《那里小世界博物馆》现场拍摄, 古籍善本是汪之雄为本次展览提供的藏品。感谢策展人-冰逸, 书研

图片

图片

玉有五德

Rarebook阅读(309)评论(0)

访友杜君沛衡先生之《嘉珍堂》有感。

图片

图片

是日,杜君倾囊展现当代美玉,甚饱眼福。有感于古贤今人爱玉至深, 闲暇之时, 遍览小学之经典, 祖古人玉德,颇有感悟, 以吾藏书籍小品贺之,并作文以记之。

《说文解字》(著)许慎,汉汝南召陵人,后人尊之“字圣”,是书乃小学开山之作。《康熙字典》,编纂于清康熙年间, 鸿浩巨作, 洋洋六函四十册,乃小学集大成之作,张廷玉(康熙文华阁大学士),陈廷敬(康熙文渊阁大学士)任总编纂。

《说文解字》,玉部,卷一;

图片

图片

《康熙字典》,玉部,午集上;

图片

图片

《说文解字》 开宗明义,卷一便释“玉”。《康熙字典》 则尽显历代小学大家之风”。援引《说文解字》释“玉”之金句,美玉美誉,极为经典: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 石之美者 【释:玉是美的石】。

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杨,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释:玉代表五种高贵之品德,五德乃仁、义、智、勇、洁既指玉,亦指人,语意双关。(一)玉仁润,细腻光滑,润泽,玉石断口之油脂光泽,如人施恩泽,温柔和善,滋益万物或恩泽万物,寓意玉石富有仁德;(二)玉义理,乃玉之纹理,“白外可以知中”即据玉石外部之质可解其内部机理,表里如一,内外一致,寓意玉石富正义之感;(三)玉石,智优质可作乐器,因玉质地坚硬细腻,故击之声音舒展清扬,散播四方,音韵和悦,寓意玉石富有智慧和远谋。(四)玉勇,玉虽硬度不及,但韧度为宝玉石之首, 故玉石有宁折断而不弯曲之勇誉,即使折断,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五)玉洁,即廉洁,清廉, 忮即嫉恨, 絮音洁。锐廉而不忮,指玉碎后,断口虽锐利,亦有能力嫉恨报复于人,或求得处,但玉能保持廉洁而不为之。

附: 《康熙字典》午集上, 开篇乃“玄”部, 玄字避讳,并用“御名”, 指清康熙玄烨, 是书乃清中期排印, 故而避帝王之名讳。本文书籍乃吾藏小品, 与君共赏。

图片

图片

屈原在日本 – 祝贺湖北秭归屈原祠建祠1200周年

Rarebook阅读(338)评论(0)

图片

图片

笔者收藏的一套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印刷的《靖献遗言》,作者是江户幕府时代的哲学家/儒学家浅见安正(字:絅斎,1652-1712,生于近江),浅见乃崎门三杰之一,其终身不应幕府将军之招,傲骨清风,乃在野大儒。《靖献遗言》展现了浅见对屈原、诸葛亮、陶渊明、颜真卿,文天祥、谢枋得、刘因、方孝孺八位中国名臣大儒的高度评价,在浅见看来,八人显着的特点是尊皇忠君,个人修为高尚,绝不计较自身利益,是书在江户时代武士社会中颇为流行,对后来的明治维新志士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而是书几百年来,再版多次。

图片

图片

浅见在其名著《靖献遗言》中, 首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楚辞学》在日本极受推崇,在浅见生活的时代, 日本出现了研究《楚辞》的第二次高潮,屈原在日本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也感谢日本当代顶级汉学家海村惟一教授的点拨,海村教授是当代研究浅见安正的日本学者之一,翻译家,汉字研究大家。海村教授的太祖师爷狩野直喜博士邀请罗振玉等一起创立了日本考据学,罗振玉(中国的商博良 – 罗是甲骨文的破译者之一)。

图片

图片

《诗经》《楚辞》为“风骚”正名

Rarebook阅读(370)评论(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骚一词,一般会使人联想到放荡轻佻、卖弄姿色等行为举止。

 

但事实上, “风骚”的原义是《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并称,分别代表着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源头。“风骚”一词,因而也成为文学/浪漫主义的代名词, “风骚”某种意义上讲, 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先秦时期出现的《诗经·国风》,艺术特色在于其诗篇来源于社会现实,直接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加粉饰。表现方法上,运用风、雅、颂、赋、比、兴的手法(“风”为首– 地方音乐)。而代表南派浪漫主义情怀的《楚辞》,开篇便是屈原的《离骚》, 一部《离骚》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亦开创了诗词中所谓的“骚体”(《离骚》的诗的形式)。故“风”“骚”乃中国最早诗歌的形式。

 

 “风骚”一词并用,最早出现在《二十四史》的宋书(注意,宋书是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 南朝刘宋, 不是脱脱帖木儿的《宋史》 – 开篇宋太祖赵匡胤), 谢安之重曾孙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故《宋书·谢灵运传》曰:“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意思是汉代以来400多年来,文体虽不断在变,但仍以《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为楷模。”,而“同祖《风》《骚》”是几百年来,对顶尖文人的最大赞美。

 

中国文人以“风骚”为傲,当然走到极端,会以变态形式出现,便可能是举止轻佻放荡。明清时期, 中国最伟大的戏曲学家李渔之名作《怜香伴·女校》(中国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小说/剧本)曰:“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箇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明显是有贬义的)

 

总体上, “风骚”应该是中国诗坛的基本精神, 将“风骚”一词正本清源, 尔雅“风骚”, 也是对先贤屈原的一番缅怀。

 

感谢举贤网尚峰贤弟的盛邀, 参与纪念秭归屈原祠建祠1200周年活动, 以笔者所藏两件小品,民国时期广东排印本《诗经·国风》和清末大家王可庄手书/民国石印《屈原·离骚》,与君共赏,合璧风骚。为祝贺《中华屈原文化发展研究会》成立及纪念屈原祠建祠1200周年,笔者亦书小文一篇, 以释两部作品和屈原的关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之雄

庚子年盛夏

京畿·尊慈轩

收藏各种版本的《第二次握手》

Rarebook阅读(302)评论(0)

收藏灵感:南京24小时艺术馆的美女馆长小兰,为我们共同的朋友,上海的邱总寻找一套手抄本的《第二次握手》。

图片

图片

笔者突然意识到, 《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手抄本截然不同。历史上之所以有手抄本,很大程度上源于印刷书籍成本高, 印刷数量有限, 读书人为了保留并重复阅读一本喜爱的书, 亲自或者找人代笔, 抄录该书的内容, 并装订成册以备自用。因此,一般是先有印刷书籍出现, 再有人传抄。

 

《第二次握手》正好相反,小说最初构思于1964年,定名《浪花》,后两度易名《香山叶正红》,《归来》, 作者张扬也两度修改(分别在1970, 1974), 张扬是根据其舅舅的故事改编而成, 描写了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爱情和生活,而在那个时期, 人们已经习惯于阅读以工农兵为主角的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的出现非常另类, 小说时空穿梭在1930~1960年,空间跨越中,美,欧等地。小说成书之后备受当时渴望阅读国人之喜爱,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迅速以手抄本的形式, 流传开来, 张扬也因此, 数次被投入监狱(据说差点被杀害)。小说的书名《第二次握手》据说是一位北京的青年工人阅读手抄本之后随便取的(抄本没有抄录书名, 只是小说结尾是男女主人公第二次握手)。

图片

图片

(作者张扬)

上世纪七十年代, 小说以北京为中心, 向全国辐射, 于是书名《第二次握手》也被广泛流传,以至于作者自己确定的书名《归来》, 也不得不让位于流传的名字了。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的2年, 张扬被平反出狱, 《第二次握手》, 也终于被解封, 并以迅雷之势,横扫中国文化界:纸质小说(包括若干种少数民族文字),杂志连载,连环画,各地话剧/地方剧(包括:评剧, 沪剧), 抒情歌剧,电影,朗诵,唱片,以及后期的电视剧等, 其展现方式几乎涵盖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有文学形式。毫不夸张地说,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旬到九十年代,《第二次握手》影响了整整几代人(五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七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

 

收藏《第二次握手》各种版本, 可以说是收藏了二十世纪七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化缩影。

 

目前收集到的版本:

 

小说手抄本

图片

图片

(笔者收藏)

图片

图片

(上海邱总藏)

小说中文印刷版本, 以及朝鲜文, 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蒙古文印刷版本。签名本,重写本(2006年, 增加了40万字,注意不是重印本, 重写的);

图片

图片

连环画(小人书)- 国内不同出版社, 不同画家绘制的连环画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电影 – VCD, DVD等, 以及电影海报, 电影拍摄的幕后花絮(黑白照片),电影剧本对白。话剧, 评剧, 沪剧,抒情歌剧等唱片, 参加现场演出的节目单。各种文学期刊, 杂志介绍《第二次握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说创作花絮也成为一本书籍

图片

图片

《第二次握手》小说总销量大约是430万册, 应该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

China UK Rare Book Academy (CURBA) - 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联系:汪之雄Jason Wang联系:Jo. Leitner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